F1中国十年:争议与支持并存

2016-08-05 21:19:13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2013年4月14日,中国上海国际赛车场,F1中国大奖赛第10次在此举办。从比赛伊始,有关上海国际赛车场60亿建设到诸如全球最贵的承办费等争议就一直持续至今。“面子工程”、“政府工程”,“奥迪冠名上赛”等争议话题充斥着各种媒体。《东南快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也许能看出F1中国大奖赛的某些深入层面的争议。

 

上海F1看台的主看台历来被各大赞助商和赠票占据,而副看台则主要被有组织的学生车迷占据,并各自“政治般”地打出各自支持的车手国旗、队旗,阵容庞大——但能称之为真正的车迷吗?2013年3天的累计观众仍然为19万,不管采用了什么手段,关注度下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一定遮掩。

 

    从2004到2013,F1上海站走过了自己的十年光阴,就像爱情与婚姻一样,在与F1的组合之中,上海走过的这十年并不寻常,从最初的兴奋到一度的平淡甚至是遭遇七年之痒,到如今的沉稳,F1上海站十年正如同人生一样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1 ,浪费纳税人钱财的面子工程吗?

  从上海赛车场动工时起,这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就饱受争议,很多人质疑它商业运作的前途,质疑它是否只是个浪费纳税人钱财的面子工程。

  如果没有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上赛场不可能拿下7年的续约合同。为什么市政府要往F1比赛上砸钱?因为F1带动的周边效应是巨大的,航空、酒店、餐饮、物流、公关公司等都能从中受益,承办F1对于上赛场来说是赔钱的,但对于整个上海市就不同了。

  2 ,十年来,为什么是赔本赚吆喝?

  F1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每年100多个国家电视转播,观众人次数百亿,吸金能力是不用怀疑的,问题是钱都进了F1管理公司(FOM)的腰包,FOM与比赛承办方的合同完全是“不平等条约”,除了巨额的承办费之外,赛场广告、媒体广告、电视转播费尽数归FOM所有,承办方只能获得门票收入。虽然比赛吸引的游客能给举办地的旅馆、餐饮、交通、通讯等行业带来额外收入,但这些钱与承办方没有直接关系。

  3 ,国外申办F1也有政府支持吗?

  上赛场所在的上海嘉定区,每年F1比赛期间酒店价格平均上涨80%,开房率超过90%,商业和餐饮的收入也增长了30%以上,与赛车和汽车商务活动相关的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嘉定旅游产值的三分之一。正是因为F1比赛的这种“溢出效应”,全世界各赛场才能在集体亏损的情况下运营。

  几乎每个F1分站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持和补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议会曾讨论终止承办F1,理由就是1996年初办时政府每年只需要补贴170万美元,但现在上升为5000万美元。

  4, 承办费太高被人坑了吗?

  上赛场每年支付的F1承办费用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据说2004年开始的第一份合同是每年3000万美元,2010年续约时降到了2000万美元。相比一些欧洲传统赛道每年数百万美元的承办费,很多人都认为上赛场是个冤大头,打肿脸充胖子。但FOA热衷于开拓欧洲之外的赛场就是冲着钱来的,承办费用一直在上涨,目前的行情是4000万美元——巴林站、新加坡站、阿布扎比站、印度站、韩国站都接受了这个价位。

文章关键词:

 

本站原创

共有0条评论

评论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