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30日,2011赛季F1印度大奖赛结束正式比赛争夺。由INFINITI赞助的红牛车队车手维特尔赢得首届印度大奖赛的胜利,巴顿落后8.4秒冲线收获亚军,阿隆索位居第3。韦伯、舒马赫、罗斯伯格、汉密尔顿、阿古尔苏拉里、苏蒂尔和佩雷兹分居4至10位。
本周末,多位车手都受到了退后发车的处罚,其中就包括排位赛第2的汉密尔顿后退3位从第5位发车。作为佛陀赛道举办的首届印度大奖赛,首次发车充满悬念。五盏红灯熄灭,比赛正式开始。赛道右侧发车的韦伯和巴顿看起来速度非常强大,杆位的维特尔及时地做出了防守,稍稍阻挡了身后的阿隆索,导致巴顿在进入第一弯时过掉了法拉利。下一弯,速度优越的巴顿继续向韦伯发起攻击,完成超越之后上至第2位。巴顿拥有梦幻般的起步,汉密尔顿却被马萨超越下滑到第6。12位发车的舒马赫一如继往地拥有迅猛的起步,一路杀到第8位,紧跟在队友罗斯伯格身后。
赛道后部,巴里切罗、佩特罗夫、小林可梦伟和佩特罗夫都卷入了碰撞事故中,触发黄旗。小林直接将赛车停在了赛道边退出了比赛,其余三人回到维修区。紧接着坐在莲花赛车里的特鲁利在3号弯打滑,所幸未引发更严重的事故。第5圈,拥有DRS的韦伯尝试在回头弯超越巴顿,但前者做出了激进的防守,让韦伯的外线超越没有成功。两人的缠斗让维特尔轻松地建立了4.8秒的领先优势。第14圈,巴顿开始刷新最快圈速,将差距缩小到4秒。同一时间,威廉姆斯赛车里的马尔多纳多由于变速箱问题提前退出比赛。第16圈,速度开始下降的韦伯领衔第一次进站,同时跟进的还有阿隆索和汉密尔顿。出站时,韦伯过掉了舒马赫,但德国车王恰好阻挡在阿隆索之前。这极大地影响了阿隆索新胎的发挥。第18圈,阿隆索利用DRS终于超越舒马赫回到第4。而为了回应韦伯的进站,迈凯轮在同一圈召回了巴顿,领先优势明显仍居第2位。
第19圈,领跑的维特尔在前六车手中收尾完成轻松的一停,领先优势仍然在3.7秒。第24圈,汉密尔顿在5号弯卡入内线试图超越马萨,后者在弯中失去内线的情况下向内转向,两车相撞。法拉利赛车的左侧中部侧箱撞上了汉密尔顿的前翼,马萨冲出了赛道,汉密尔顿也偏出了赛车线。MP4-26的前翼右侧倾斜与地面擦出火花,小汉迅速进站更换了前鼻翼,出站后下滑到第9位。马萨则回到赛道继续比赛,赛车没有明显的外部伤痕,仍然位居第5位。赛会宣布调查两人的撞车事故,马萨因为引发撞车被罚通过维修区。第31圈,马萨进站受罚。同一时间,汉密尔顿超越阿古尔苏拉里升至第7位。一圈之后,马萨再次进站,更换前鼻翼并换上硬胎,他将跑完剩下的27圈,出站后马萨下滑到第11位。
第34圈,马萨的左前侧悬挂断裂,这似乎与他在排位赛最后遇到的事故相似,由于底盘与路肩过于激烈的碰撞导致悬挂断裂。马萨将赛车停在了赛道边,提前结束了这场事故横生的比赛。第37圈,韦伯第2次进站,换上硬胎。澳大利亚老将很快用硬胎刷新了自己的最好圈速,法拉利迅速做出回应在第40圈召回阿隆索,出站后法拉利已经赶到了韦伯身前。5圈之后,阿隆索和韦伯的硬胎逐渐展现出圈速的优势,圈速逼近1分28秒大关,而领跑的维特尔圈速下滑到1分29秒左右。第46圈,巴顿、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同时进站更换硬胎,维特尔下一圈跟进。第51圈,舒马赫在前排车手中最晚进站更换硬胎,他在赛道上坚持的时间帮助他成功超越了队友罗斯伯格上到第5位。
最后阶段,韦伯连续刷新最快圈速,直线逼近阿隆索。做出回应,维特尔在前方也非常努力,新科世界冠军在最后一圈刷新了全场最快单圈,实现了包揽首届印度大奖赛的杆位、冠军、最快圈速,并且领跑了比赛中的每一个单圈,可谓是完美的演出。队友韦伯最终没能实现超越阿隆索,遗憾地错过了领奖台。最终,维特尔领先冲线收获了首届印度大奖赛的冠军,巴顿、阿隆索紧随其后冲线。韦伯、舒马赫、罗斯伯格、汉密尔顿、阿古尔苏拉里、苏蒂尔和佩雷兹分居4至10位。两周之后,F1将移师阿古扎比进入倒数第二站的争夺,欢迎到时继续关注!
F1印度大奖赛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