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隆索的差距扩大到12分之后,汉密尔顿的夺冠步伐似乎已无人可挡。
然而,这个赛季两项总冠军争霸始终一波三折——当遥遥领先的迈凯轮几乎把车队总冠军纳入囊中时,国际汽联的一纸裁决让丹尼斯的梦想毁于一旦。无独有偶,当汉密尔顿走到同样关头时,4日晚,国际汽联正式展开了对于小汉在日本站的调查。虽然调查结果直到记者5日凌晨发稿时仍未公布,但这无疑给已然水到渠成的冠军归属平添一丝变数。
【上海的新宠儿】
曾经在2005年夺得过中国站冠军的阿隆索并不是上海的宠儿,2006年他在上赛道败给了风头出尽的车王舒马赫。2007年,“后舒马赫时代”的首个赛季,填补车王离去巨大真空的变成了22岁的汉密尔顿。从上海市区通往嘉定赛车场,宝安公路的两旁挂满了贴着阿隆索和汉密尔顿照片的海报。实际上,两个肩并肩队友之间的较量,成为即将过去的2007赛季的第一主线。
4日一大早,阿隆索提前来到迈凯轮车队驻地。直到中午,汉密尔顿才姗姗来迟,和只有一个按摩师陪同的西班牙人相比,小汉享受的待遇可以说是众星捧月,甚至和舒马赫去年的情形不相上下。当汉密尔顿现身围场后,所有的摄像师和摄影记者蜂拥而上。英国车手所到之处,立刻成就人潮最为集中的所在。
和大家的追捧相呼应,领先阿隆索12分的汉密尔顿已经表现出了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在人群的包围中,汉密尔顿显得相对单薄,可是他的头始终高昂着,言语中饱含自信。4日晚8点多当汉密尔顿离开围场时,在出口处等候的是一辆黑色豪华奔驰。经过一整天的喧嚣,另一场拉锯战却在悄然进行之中。
【国际汽联出手】
上一站日本大奖赛结束之后,国际汽联以及赛会就对于汉密尔顿在两次安全车出动时做出的反常动作进行过讨论。不过由于缺乏足够证据,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在上海,事情突然出现转折——意大利记者们在网上发现了一个车迷自行录制的比赛片断。上述片断明确显示,日本站第45圈安全车撤离之前,紧跟在安全车后面的汉密尔顿在第13号弯道处突然偏离了安全车指引的方向驶向右侧,彻底封死了跟在后面的红牛车手韦伯的去路。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汉密尔顿突然刹车,导致跟在其后的韦伯也不得不刹车,连锁反应导致韦伯与维特尔猛烈撞车,双双提前退赛。
这个录像片段发表在互联网上不久就被屏蔽了。不过,国际汽联在此之前就已进行了下载,并且正式决定对于汉密尔顿在日本站的表现进行调查。结果进一步发现:全长67圈的比赛中汉密尔顿还曾在第34圈完全偏离正常行驶路线,影响到身后库比卡的比赛。
在4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受害者维特尔证实道:“我看到了汉密尔顿在赛道右侧突然刹车,我以为他的赛车出现了问题。突发的意外导致我和前面的红牛赛车追尾。可是最终我发现,汉密尔顿或许仅仅只是在尝试自己的刹车!”
而在当天下午迈凯轮车队的媒体见面会之后,国际汽联听取了汉密尔顿的解释,随后便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
【惩罚关乎大局】
由于日本站已结束数天,对于汉密尔顿是否采取处罚以及给予怎样的处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在匈牙利大奖赛上,国际汽联就曾经有过半夜公布决定的先例。不过,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这个处理决定不会在4日晚上做出。而这个决定具备从轻到重的三种可能性:第一,因为时过境迁而不予处理,虽然过于宽容,却并非绝无可能;第二,处罚汉密尔顿在中国站正式比赛退后10位发车,这是对于类似危险动作的最常见处罚,尽管延迟一站处罚不无牵强;最后,是取消汉密尔顿在日本站获得的10分,这也是最为严厉的处罚。
从汉密尔顿和阿隆索的明争暗斗,到迈凯轮车队因为间谍案遭受的两次听证,这个赛季已经和官司紧密纠缠在一起。不过具体到车手总冠军的争夺,即便被剥夺10分,汉密尔顿仍领先阿隆索2分、领先莱库宁7分,考虑到迈凯轮车队的全力支持,在只有两站的情况下小汉仍会是夺冠最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