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奖赛维伦纽夫赛道介绍

2016-08-05 20:52:22来源:本站原创


赛道名称: 加拿大维伦纽夫赛道
地址: Circuit G. Villeneuve Casier postal 248 Succursale Place
官方网站: www.grandprix.ca
总圈数: 70圈
总长度: 305.270km
赛道表面特性: 颠簸
赛道抓地性: 中性
单圈长度: 4.361km
单圈最快: 1分15秒960(2002,蒙托亚,威廉姆斯)
比赛日期: 2004年6月11日-6月13日(当地)
排位赛: 6月12日11时(当地)/13日0时(北京)
正式比赛: 6月13日11:30(当地)/14日0:30时(北京)

  历届冠军:

赛季 中文名 英文名
2003年 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 M. Schumacher (Ferrari)
2002年 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 M. Schumacher (Ferrari)
2001年 拉尔夫-舒马赫(威廉姆斯) R. Schumacher (Williams)
2000年 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 M. Schumacher (Ferrari)
1999年 哈基宁(迈凯轮) M. Hakkinen (McLaren)
1998年 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 M. Schumacher (Ferrari)
1997年 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 M. Schumacher (Ferrari)
1996年 达蒙-希尔(威廉姆斯) D. Hill (Williams)
1995年 阿莱西(法拉利) J. Alesi (Ferrari)
1994年 迈克尔-舒马赫(贝纳通) M. Schumacher (Benetton)
1993年 普罗斯特(威廉姆斯) A. Prost (Williams)
1992年 博格(迈凯轮) G. Berger (McLaren)
1991年 皮考特(贝纳通) N. Piquet (Benetton)
1990年 塞纳(迈凯轮) A. Senna (McLaren)
1989年 伯特森(威廉姆斯) T. Boutsen (Williams)
1988年 塞纳(迈凯轮) A. Senna (McLaren)

  赛道介绍:

  加拿大大奖赛在1978年移到蒙特利尔举行,因为原来的跑道太旧也太危险。蒙特利尔的吉尔斯-维伦纽夫赛道并不经常举办比赛,它是由街道和跑道组合而成,长度4.421公里。

  赛道启用后的首位冠军是加拿大当地的赛车好手吉尔斯-维伦纽夫(Gilles Villeneuve),他就是亚克-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的父亲,吉尔斯-维伦纽夫在1982年在比利时的练习赛中意外身亡,为纪念吉尔斯-维伦纽夫,因此赛道改名为吉尔斯-维伦纽夫。由于这个赛道一年只用一次,所以赛道路面很脏,赛车必须等到练习赛之后路面的抓地力才会慢慢增加。迈克尔-舒马赫在这条赛道六次称雄,可以这是他的“福地”,在过去的7次比赛中,迈克尔-舒马赫在这里五次夺冠,他的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也在2001年获得分站冠军。

  赛道特性:

  蒙特利尔的吉尔斯-维伦纽夫赛道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多处可以超车,对于引擎及刹车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有几处必须急减速的地方,而在Pit入口前的大直线对于引擎更是一大考验。

  赛道第一个弯道离起跑点不远,因此常常在起跑后出现状况。这个发夹弯入弯前的直线速度高达290km/h,必须减速到2档95km/h通过减速弯道,再降到65km/h通过发夹弯。在3号弯之前可加速到240km/h,然后减到120 km/h过弯,加速到150km/h通过4号弯,再加速到240km/h通过5号弯道。

  接下来的弯角Pont de la Concorde先是一个很急的左弯,入弯前必须由255km/h降到85km/h,弯角的第二部分路面较宽,可加速到140km/h过弯。8号及9号弯道都是速度95km/h的低速弯,之前的直线可以加速到290km/h。出弯后的直线又可加速到290km/h,然后必须从6档急减速到1档,以55km/h通过发夹弯。

  退出发夹弯之后的直线Virage du Casino是这个跑道最快的路段,速度可达310km/h,也是最重要的超车路段,所以出弯后的加速将是超越的关键。在最后一减速S弯道之前必须由310km/h急减速到以2档85km/h入弯,再以3档105km/h出弯。

文章关键词:

 

本站原创

共有0条评论

评论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