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科宁爆胎 阿隆索夺冠--昨天,上帝是西班牙人

2016-08-05 20:55:59来源:ESPN

    莱科宁的爆胎再晚一分钟,阿隆索只能获得亚军,再晚十秒钟,他甚至可能会与之相撞,所以西班牙只能感谢上帝。

    最后一圈冠军易手,莱科宁是昨天F1欧洲大奖最大的输家,上一次遭此厄运的是他的同胞哈基宁,在2001年西班牙大奖赛最后一圈因机械故障将冠军让于舒马赫。雷诺车手阿隆索幸运地获得了本站比赛冠军,海菲尔德、巴里切罗、库特哈德、舒马赫、费斯切拉、蒙托亚、特鲁利分列二到八位。

    莱科宁赛前表示要在发车时超过海菲尔德,果然他做到了。德国人第一次在最前面发车显得有点不适应,第一次发车时就抢跑,幸好由于费斯切拉赛车熄火比赛重新发车,德国人才没有受到处罚,但第二次发车时明显慢了一点。在第一个弯道时蒙托亚和韦伯发生了碰撞,韦伯被迫退出比赛,而最后赛会处罚的却是他们前面的特鲁利。莱科宁领先后使比赛进入自己的节奏,但海菲尔德却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威廉姆斯为海菲尔德制订的是三次进站战术,但显然这一战术过于保守,所以海菲尔德在最后一次进站时还被身后的阿隆索超过。

    本来这站比赛又将成为莱科宁的表演,但芬兰人在领先时显然有点注意力不集中,他滑出赛道虽然不影响位置,但对于轮胎的磨损为后面的爆胎留下了隐患。纽布林格的高温对于轮胎的磨损是十分严重的,阿隆索、舒马赫也出现抓地力不足而打滑的现象,而莱科宁在比赛最后几圈轮胎已经出现变形,他与身后阿隆索的差距不断缩小。终于在最后一圈,莱科宁的车爆胎了,芬兰人在最后时刻丢掉了冠军,而阿隆索则捡到了这份大礼。

    车手积分方面,阿隆索以59分再一次拉开了和追兵的差距,雷克南和特鲁利同积27分,排在第二,海菲尔德25分排在第三,舒马赫16分排在第六。车队积分上,雷诺车队76分排在第一,迈凯轮53分排在第二,丰田44分排在第三,威廉姆斯43分排在第四,法拉利31分排在第五。下一站比赛将于两周后移师加拿大举行。

    引擎德比没有赢家

    奔驰和宝马,迈凯轮和威廉姆斯,在德国纽布林格的比赛无疑是这两家德国汽车巨头的一场“德比”战。全场比赛海菲尔德和莱科宁一直缠斗,但最后两家却都没有取得胜利,因为冠军被雷诺车队阿隆索夺走,雷诺是法国的汽车巨头。

    从排位赛开始,迈凯轮和威廉姆斯就开始较劲,莱科宁连续三站首发车位给海菲尔德终结,而威廉姆斯夺得首发车位的代价是采取三次进站策略,显然这一战术没有成功,一直处于第二的海菲尔德在最后一次进站时将位置让给了阿隆索,否则冠军应该属于德国人。其实,威廉姆斯赛车除了比赛开始阶段创造了几次最快圈速外,没能发挥出其多进站车轻速度快的优势,而且车队也未能对战术进行调整,其实海菲尔德第二次进站时完全可以多加10升油,就足以令其跑完整场比赛。

    迈凯轮昨天无疑是最大的输家,但爆胎是无法预料的,惟一的错误是莱科宁不应该在比赛中段冲出赛道,相信轮胎在那一次遭到了极大的磨损。莱科宁在轮胎已经出问题的情况下苦苦坚持,最后一圈爆胎只能说是天意。

    在另外两名车手方面的竞争更为激烈,发车时蒙托亚就将韦伯撞了出去,现在韦伯可能要将一号车手让于海菲尔德了,而蒙托亚根本没脸再向丹尼斯提出谁是迈凯轮车队一哥了。

    ■非说不可

    轮胎悲剧

    又是爆胎,又是莱科宁,还是在最后一圈,只能说是悲壮。不知道莫斯利和埃克莱斯通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想法,但昨天在纽布林格爆胎的不止莱科宁一人,其实夺冠的阿隆索的轮胎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一场比赛一套轮胎的规则对于F1来说更像有一场悲剧。

    威廉姆斯车队的保守现在看来有一定道理,三次进站使得赛车重油行驶的时间少一些,对于轮胎来说的压力也小一些,而纽布林格赛道对于轮胎的磨损是十分大的,何况比赛当天的气温是出奇的高。莱科宁的爆胎自己也得负一些责任,他比赛中段滑出赛道对于轮胎的损害肯定是车队计划之外的,但问题是,当他的轮胎已经出现异样时,根据新规则在爆胎之前他是无法更换轮胎的,所以他只有在赛道里一圈一圈地坚持。国际汽联在制定F1规则中一向强调安全性,新的轮胎规则本来是希望降低车速,但现在看来带来的更多是赛道上的危险,要知道如果当时莱科宁爆胎再晚一点,而在阿隆索正准备超越时爆胎,可能两部赛车都要报废。

    轮胎大战使F1的速度居高不下,使F1的车队成本也直线上升,但更改规则却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如果是莫斯利和埃克莱斯通考虑不周,就请赶紧改过来,就像周日的排位赛一样,否则,就只能说他俩的脑子进水了。(

文章关键词:

 

ESPN

共有0条评论

评论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