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上午,首届“9+2”泛珠三角汽车集结赛四川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结束了西昌地区的勘路工作,踏上了回成都的旅途。这天,一直阳光明媚的西昌突然变得阴云密布,返回成都的路上我们是一路添衣。
◎◎序幕 山下堵了很多车辆
下午5时,同车的一位对成都到西昌路况非常熟悉的张老师说:“这会儿还没到泥巴山(属108国道,是到西昌、攀枝花的必经之路,其险峻的地形和常年湿滑的路面成为川内最难翻的一座大山),恐怕翻山有些凶险了。我们最好在九襄住下吧!”对于他的话,所有的人都显得不以为然,人人都归心似箭,谁还愿意在半路停留呢。然而,当我们进入泥巴山时,才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抵达泥巴山脚时,已是下午6时了,天色渐暗还飘着蒙蒙细雨。刚到山脚,我们就被拦了下来,一问才知道山上下大雪,道路非常难走。这时路上堵了很多车,很多当地人正挨个询问司机挂不挂链条。他们说,地上结了冰,极其险恶,接着就报出了高价挂链条费。这让我们反而不太相信他们的话,执意不挂链条,直奔山顶而去。
◎◎第二幕 起步时车不受控制
泥巴山果然在下大雪,分外美丽,但很快,雪景就被淹没在夜色中。山越来越高,天越来越黑,雾越来越大,能见度非常低。所有和我们会车的车辆都挂上了链条。由于工作车是专业车手驾驶,加上车上还有那位“老姜”张老师,所以我们的车非常缓慢但平稳地爬到了山顶,并开始下山。上山下山我们的车始终是低速挡行驶。
正当全车人庆幸闯过“危险地带”时,前面出事了。两辆大货车相向挂在了一起,一辆白色奥拓车被挤到了靠山的一边,车头已被完全撞毁,车尾悬在沟里面。两边来往车辆都无法通行,我们只得停了下来,驾驶员发现停车非常困难,车尾已经有点打横。过了一会儿,夹在中间的下山大车终于挪开了,刚好能够过车。正当我们准备起步时,发现车已经开始不受控制了,明显地向左侧(悬崖边)滑行。司机连忙死死拉起手刹,以每秒5次的速度点刹,终于控制住了车身。
◎◎第三幕路面太滑下不了车
我们提议全部下车,减轻车身重量。这时,张老师先下车准备试探路面,他的脚刚一接触到路面,就立刻大呼:“太滑了!”话音刚落,我们就看见好几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我们不得不继续待在车内。
半分钟后,工作车开始尝试第二次起步,可车还是侧滑,这次离悬崖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了,想起步已经不可能了。虽然天气非常寒冷,但我们的手心都已经在出汗了。这时,随行一位记者心里可能非常紧张,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要求下车方便。正当全车人在想办法时,一个道班模样的人凑了过来,问我们是否挂链条。鉴于情况危急,我们讲好价钱同意了。终于,车平稳地起了步,可没开出去几米,右边的链条居然掉了。那个道班悻悻地说,你们的轮胎太大。我们只好用一边链条下山,根本不敢踩刹车。那位下车方便的记者只能在车滑行的情况下爬上了车。
◎◎第四幕从悬崖边小心挤过
可车刚开出去还不到几百米,前方又出事了,一辆上山的大货车起不了步,索性直接横在了路中间,只有靠近悬崖的左侧能够勉强通行。我们只能在那位道班的指挥下非常缓慢地下行,没有拴上链子的轮子只能用铁链轮换垫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从窄窄的路边挤了过去。
就这样,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我们下山了。离开泥巴山,全车人的心这才从嗓子眼落了下来。张老师告诉我们,咱们总算幸运通过了,这晚不知道还要困多少车在山上,出多少车祸。多年来,住在汉源县城的那些人一看到变天了,就会吆喝着:“生意来了!”全家拿起链子就往山上赶。正是这样,他们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到不少驾驶员。遇到封山的话,山上的道班就热闹极了,借住的、吃饭的人多得不得了,根本接待不了。这时,所有东西的价格都被哄抬了。